
在大模型備案的語境中,社會動員能力和輿論屬性是評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影響力和潛在風險的重要維度。以下是兩者的具體解釋:
一、社會動員能力
社會動員能力指的是一種能夠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公眾積極性,以推動實現特定目標或活動的力量。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背景下,擁有社會動員能力的模型或服務通常能夠吸引大量用戶的關注、討論和參與,進而對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這種能力可能源于模型生成的內容具有吸引力、說服力或激勵性,能夠激發(fā)公眾的共鳴和行動。
二、輿論屬性
輿論屬性則是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所生成的內容能夠引發(fā)公眾輿論或社會關注的特性。這種屬性通常與模型生成內容的主題、觀點、表達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具有輿論屬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可能會對社會輿論產生顯著影響,甚至引導或改變公眾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
具體來說,具有輿論屬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可能包括那些能夠生成具有爭議性、敏感性或廣泛討論價值的內容的模型或服務。例如,一個能夠生成涉及社會熱點、政治敏感或倫理道德等話題的文本的模型,可能會引發(fā)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進而形成社會輿論。
在大模型備案中,對社會動員能力和輿論屬性的評估是確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合規(guī)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評估這些屬性,監(jiān)管部門可以更好地了解模型或服務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從而采取相應的監(jiān)管措施來確保公眾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同時,這也要求企業(yè)在開發(fā)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時,要充分考慮其社會影響和責任,確保技術的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一家之言:傳統(tǒng)的發(fā)帖、評論留言都是輿論屬性,然后對于AI來說,因為用戶的交互而產生互動(包括對話、AI生成),每次互動結果可能都不一樣,則可能引起輿論影響,產生社會動員能力,則可定義該互聯網信息服務產品具備輿論屬性。
1、郵箱是否具備輿論屬性?因為可以發(fā)郵件給他人,可以跟他人互動,則肯定是能引起輿論影響,和微信聊天是一個性質。
2、個人網盤是否具備輿論屬性?一般網盤可以不認為具備輿論屬性,因為個人網盤只是個人儲存文件,每次上傳文件可以不一樣,但是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每次都是告知上傳成功、下載成功等狀態(tài);但是如果具備網盤文件的分享功能,則會被判定為具備輿論屬性.
3、個人博客網站是否具備輿論屬性?若純粹是展示,不具備評論、投票、分享功能,則不具備輿論屬性。
4、文心一言是否具備輿論屬性?文心一言每次發(fā)送信息過去,即使相同信息,得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一樣的,由于不同人的指令,
,可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這個是AI的神奇之處,在不同人手里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因為每次互動結果可能都不一樣,則可能會讓人分享出去,借助這個AI生成的結果讓人廣為傳播,從而引起輿論影響。比如我把我公司產品給到AI,讓AI美化贊揚一下用來品牌營銷,則信息發(fā)送者本人可能會利用這個結果如截圖、分享、復制等各種形式去到處去宣傳。
業(yè)務入口: